坐在隔壁的朋友提到她們機構某同事的婚宴,對面的朋友一算這個月連續四個假日都要吃大餐,立即的反應不是幸福,而是

   「完蛋了,我得[做某種運動]才不會肥死!」

其實,這只是一句常常在大快朵頤之後聽到的話;然而,如果我們深究的話,就會發現,這句話的背後,揭露了我們內在的框架 胖是不好的。而這框架是我們不斷接收社會價值的填充、大眾媒體的催眠、以及自我內在的暗示而形成的。也因此,當有大餐可以吃,因著當前社會的價值,不再如過去有著幸福感,反而是罪惡感。而這種內在的參考點,已經自動化地影響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待他人的標準。而厭食症就是這種內在參考點推到極致。

又有一次,對面的朋友說她有個朋友在某某地方開家餐廳,不知怎麼說的,後來我說我願意每天去她朋友那裡工作三個小時,只需要供我吃住就可以了。她的反應卻是「那你讀到博士幹嘛?」咦?讀到博士就不可以找這樣的工作嗎?讀書是為了找更好的工作嗎?為了找工作而讀書,所喪失的是什麼呢?

在大學兼課敎諮商專業課程時,常常遇到學生問我「這樣做,對不對?」「怎麼做才是對的?」問題,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那背後的焦慮,當然某部份是用心,希望自己能夠勝任助人工作,但另一方面,也揭露了「正確答案」的迷思,總認為一定有個最厲害或最正確的答案,也希望不要犯錯,或是得到認同。

所以,我想修行就在於常常省思我們日常的語言,從中可以揭露我們所受到的框架,理解我們內在的參考點。也許,不斷地這樣覺察,有一天我們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