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常認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擁有選擇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容易被制約或被暗示。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活得更像是機器,面對情境,只是自動化地反應,而非帶有覺察地選擇。

 

舉個例子。假設現在有個小女孩,被她的爸爸說:「你怎麼不是個男生?」那麼在這個小女孩心裡可能就會產生兩種反應:一是羞愧的感受:「我沒有達成你的期望」,所以「我不夠好」,所以「我要盡力地做好」,達成你的期望。另一則是憤怒的感受:「你怎麼可以這麼說?」,「男生有什麼了不起?」,「我要證明給你看!」因此,前者長大之後就可能成為「討好的小女人」,而後者成為「強勢的女強人」。而長大後,碰到類似小時候的情境,就容易如同過去一樣來處理。如此一來,不管是前者或是後者,都是對「情境」的「反應」,而最後都會造成災難:前者自我崩潰,後者親密孤離。

 

不管前者或是後者,其實都是「反應」,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大小事,我們都習慣於反應,也就是習慣以過去的經驗來反應,而非活在當下。再舉個例子:假設有位學生常常睡過頭而遲到,久而久之,我們就容易設定這學生遲到就是睡過頭。所以,當某天這學生又遲到了,我們就很可能會直接說:「又睡過頭了喔!」但是這學生是否真的睡過頭呢?也許當天這學生並沒有睡過頭,是因為在路上扶老婆婆過馬路而遲到。但是,我們很容易就根據過去的經驗,直接從結果推論到原因,而非在當下詢問其遲到的原因。

 

再回到上一個例子,不管是「討好」或是「證明」,其實都是對「事件」的反應。而這個時候,不管我們做得如何,其實都還是「陷在問題」當中,而無法從那過去的事件之中解脫。因而,習慣的模式一再地重複,雖然自己也有所覺,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困在當中就無法跳脫,而還是一如往常地「反應」。而當只是反應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是說,原本面對當下的情境,我們可以活潑潑地,自由地根據當下的脈絡來選擇回應的方式。但是,因為受限於過去的經驗,我們感覺自己「好像」「只能」「這麼反應」,因為我們被過去困住了。

 

所以,面對各式的情境,我們可以保持覺察,然後不要這麼急著去「反應」,而是去「理解」。這裡所謂的「理解」並不是用「理智」或「頭腦」去分析、解釋,而是試著去「聽」,聽內在的聲音:問問自己怎麼了?如果我們可以靜下來聽,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反應的底層有好多的擔心、焦慮、害怕,也就是有好多的「傷口」。這不是要為你悲慘的生活或孤離的關係找藉口,或找到父母來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是承認我們內在的確受傷了,我需要好好地療傷,而不是一再地為了怕受傷而一再地反應。

 

然而,這樣的過程在現在的社會是困難的,因為很多時候,社會無法容許所謂的「負面」感受,然後常常教導我們用「頭腦」來「放下」這些感受。這樣反而又讓我們與自身真實的感受隔離,不但無法療癒,長久下來更會與自己疏離,無法接觸到真實的自己。然而,人無法長久漠視真實的自己的,因為回歸真實自己是一種天性,所以內在的衝突時而有之。

 

所以,經由傾聽我們的「感受」與「身體感受」,我們可以回到內在,然後理解過往所受到的傷害,然後對內心那小小的小孩,給出慈愛、接納與理解,給出擁抱與心疼。然後,逐漸地,我們內在受傷的能量就能夠再度流動,我們的內心就擁有更多的空間與自由,然後更能鮮活地活在當下,而不再只是反應。

 

藉由傾聽地理解以及慈愛的療癒,我們可以超越反應,而成為一個人。

 

arrow
arrow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