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每天都在改變,所以哪有人格這東西ㄚ。我們是無法歸類的,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診斷與分析。

 

許多人喜歡玩心理測驗的,總覺得可以從中了解自己,雖然有時會覺得用幾個問題就歸類出自己的樣子,似乎有點不可信,但是樂此不疲,原因不外乎人都希望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然而,也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歸類,甚至有時成為一種逃避的藉口:當想改變但又覺得很難時,就會跟自己說「或許天生就是這樣吧!這也沒有辦法的。」

 

所謂天生,就像鳥會飛,魚會游,那麼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是人格這東西,並不是固定的。也許難改,那是我們對自己的認定(他人給的,然後我們認同)很強悍,所以困難。話說回來,其實那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例如我們選擇「隨和」,是因為我們希望別人喜歡我們,太害怕別人排擠我們。所以,要拒絕別人就很難。但這是我們選擇的,所以在不同的脈絡,我們就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因為「我」才是「主人」。但很多時候,我們讓「這些選擇」「反客為主」,告訴我們是如何如何,而拼湊出自己的樣子。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所謂人格或是理論其實只是歸納與整理,就只是一種化約的產物,並不足以解釋所有的人事物的。的確理論會觸及到我們,因為我們也都有共同的部份。但是差異才是我們存在之所以美之處。所以,你就是你,不需要理論的。

 

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分類呢?小王子書中說:大人都喜歡數字。ㄏㄏ。好像有了數字就一切清楚了,但其實是一種尋求安心的拙劣方式。

 

我是人,我無法歸類,我就是我,我不是所有歸類的組合,我超越所有的理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ungdoor 的頭像
    youngdoor

    愛、關係、與療癒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