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療癒隨筆 (41)
- May 19 Tue 2015 08:11
因悲成傷 以慈承悲
- Mar 25 Wed 2015 22:40
「power」這回事
我認為基於角色而衍生的power會是一種災難,例如師生角色,使用老師角色的power驅使學生如何,這樣的power會造成階級,因而造成怨懟。怨懟的累積,就會形成一種怒氣,無法向優勢者發,就會轉嫁到比自己更弱勢者。或是優勢者一旦失勢,這股怒氣就會反撲。
然而從關係而來的power,可能帶來毀滅,但也可能帶來滋養。
- Oct 01 Tue 2013 10:48
存在焦慮~頭腦的玩意
- Aug 20 Mon 2012 07:33
期待或應該
期待或應該是一種過去人際經驗的制約。
這麼說吧!當有期待或應該時,也就是彼此的互動有一個目標,更確切來說,是你的目標。當這個目標在哪裡的時候,對方就失去了自由,因為你會希望對方按照你的劇本來走,因為照這劇本來走的關係,對你而言才是好的關係。
- Jul 30 Mon 2012 12:11
教導別人如何對待我們
人的回應基本上都是出自於過去的經驗,連美意也是如此。
有位悶悶不樂的媽媽說兒子不孝順,對她不好。要她舉個例子,她說每次吃魚的時候,兒子都夾魚頭給自己吃,自己和孩子們吃魚身。問她有跟兒子反應過嗎?她說,這怎麼能說,說了就好像在乞求什麼一樣。於是乎心裡一直有個結。問了兒子,兒子卻說自己一直以為媽媽喜歡吃魚頭,因為小時候媽媽總是先將魚頭夾到自己碗裡。我們都是這樣,很多時候都以自己的臆測去測度他人,很少會問是否是對方所要的。而我們文化也不鼓勵說出自己的需求,總是要他人猜測,於是種種的誤會就因而產生。
- Jul 27 Fri 2012 08:3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Jun 24 Sun 2012 10:39
心扉(續)
- Apr 19 Thu 2012 19:15
因為愛,我們願意死亡
- Jan 21 Sat 2012 18:51
放下不是拋棄,而是狀態的改變
下午一群朋友的聚會,談到放下某個關係,另啟一個關係時,會感到對原關係的不忠。例如,很愛的伴侶去世了,再將另一個放在伴侶的位置,似乎會對原來的人不敬,好像之前的愛有了折扣。因此,內在有著忠誠度與罪惡感的掙扎。
我們常常以為「放下」就是一種拋棄,好像放下了某段關係,自己就成為那個罪人。也許,我們再次從身體的角度來思考。當我們讀小學時,隊伍排成一排。當老師點到我們的名字的時候,我們舉手答「有」。當我們被告知「放下」的時候,我們的「手」就不在了嗎?顯然不是的。我們與「手」的關係仍然存在,只是「放下」的時候,我們改變了關係的狀態,因為狀態的改變,讓我們更有彈性地往下一個狀態,例如「向前走」(顯然,舉著手往前走是很累人的)。
- Dec 20 Tue 2011 16:19
所謂「真實」
- Dec 13 Tue 2011 07:37
作用力 vs. 反作用力
- Dec 02 Fri 2011 09:59
其實沒有人格這種東西
- Nov 28 Mon 2011 15:57
超越反應,邁向理解與療癒
我們常認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擁有選擇的。然而,事實上,我們比自己所想像的更容易被制約或被暗示。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活得更像是機器,面對情境,只是自動化地反應,而非帶有覺察地選擇。
- Nov 21 Mon 2011 10:15
回到嬰兒狀態
人們經常在追求好的品質,例如快樂、意義、善良等等。也常會有人問這類的問題,然後就有所謂的「正向思考」這種說法出來,要人每天暗示自己「我是快樂的!」「我是有能力的!」「我一定可以的!」這是屬於一種以理智(mind)撐住自己的方式,其基底是薄弱的。
- Nov 11 Fri 2011 15:35
釐清責任歸屬(2):避免「受害者」意識
- May 07 Sat 2011 13:24
釐清責任歸屬(1):別承擔你不該承擔的
- Mar 29 Tue 2011 08:04
如何處理生氣:靈性的觀點
- Mar 17 Thu 2011 13:51
投資的是人,還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