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上一篇心扉,一個學生的回應

老師運用窗戶比喻人類對心靈敞開的現象讓我覺得很有趣,本來應該是很感性又或帶著專業的話題,卻如此的親近易懂。其中我也很同意,若一再的受傷,很可能連窗都不想再開啟的感覺。就如同我以前,想試著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但在簡單幾句問候後總得到冷淡的回答,也許我有些刻意,但我得到的感受是別人好像覺得我很奇怪,漸漸的我也很少主動與人開啟什麼話題,大多等別人開口我就回答他的問題。較讓我感到不同的是老師說的其實大家都是希望或是期待能再度敞開心胸的,我感到有些困惑,我以為終究會有人因為傷的太重而完全封閉,或也有人從沒想敞開心胸的與人相處。

文章標籤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莊子‧齊物論>>有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朝三暮四」故事,敘述養猴人調整糧食配給的方式,從「朝三暮四」的反彈到「朝四暮三」的滿意,寓言我們常像這些猴子一樣,無法明白生命的總數是相同的,以為佔了眼前的利益就會賺到,而當利空出盡,回歸總數的時候,卻又將責任推到老天爺或是別人,而不反思自己。

舉個例子來說。今天我搭火車從高雄回新營,同車廂有對阿公阿嬤帶著一個大概三或四歲的孫子。大約在永康的時候,列車長來詢問補票(其實之前已有二次左右),此時他們說要補票。阿公向列車長說要到嘉義,列車長詢問起站,阿嬤說從台南(其實我沒記錯,應該是新左營上車的)。於似乎,列車長就補票給兩位。阿嬤的「勤儉」讓我想到了「朝四」。接下來有意思的部份來了。過沒多久,孫子問阿嬤「台南在哪裡?」阿嬤回答說「剛剛才過去。」我想,孫子的內心掀起了疑問:「我們是從台南上來的嗎?」「為什麼阿嬤要說謊?」(也許沒有這麼厲害)但無庸置疑的是孫子那臉上狐疑的表情。

文章標籤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課程名稱:存在心理治療 第一階(共三階)

文章標籤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的。我們都不願意死亡,因為死亡帶來個體的毀滅。

 

文章標籤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葉在枝頭跳舞

我問葉 為何而舞?

文章標籤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