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一口呼吸,都使我們暫時逃離不斷衝擊我們的死亡…但最後獲勝的,必然是死亡,因為從出生以來,死亡就是我們的命運,它只是在吞噬列物之前玩弄一番。可是我們卻一直對生命抱持大量的興趣和掛慮,就好像竭盡所能地吹肥皂泡,希望越大越好、越久越好,但肥皂泡卻注定爆裂、化為烏有。(p.6)

 

對我完全誠實…還有,請看著我!當你躲避我的目光時,反而會把我嚇壞。(p.11)

 

那是他十六歲時的眼睛。垂死的人和十六歲的人跨越數十年時空,互相注視。(p.14)

 

當人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是至高的生命形式時,是多麼令人吃驚的事!他只是一個宿主,為另一種更適於生存的生物提供養分、食物,讓它狼吞虎嚥…(p.14)

 

死亡終於在人生的舞台現身,卻以多麼平庸的方式出場…閉幕的場景呢?多半注定會同樣的平庸…這些書再也沒有被人(源:其實是被自己)翻閱的機會了。真是令人啜泣、失望的結局。朱利斯想著,自己一生輝煌的探險當然值得更…更…更什麼呢?(p.15)

 

因為身為人類的同胞雖然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卻沒有必要的心理裝備,因而無法處理生命短暫所帶來的痛苦。歷世歷代以來,我們不斷編造權宜的方法,用以否認生命的有限性。我們每一個人豈不是都不斷尋求更高的力量,希望與之融合、得到永生,想要擁有神所頒發的人生指南,證明人生有更大的既定目標,並在儀式和典禮中求得心安嗎?(p.15-16)

 

當朱利斯想到自己的名字已列在死神的名冊時,不禁覺得小小的儀式可能也不是什麼壞事。朱利斯感到一陣刺痛,猛然跳脫原來的思緒,這種想法完全違背他一生反對儀式的信念…可是,當死神站在身旁時,朱利斯卻發現自己堅持的信念失去了力量,他不喜歡的也許只是強加於人的儀式,這些具有創意的小小儀式用在個人身上時,也許還是有可取之處…姿勢、儀式,豈不也意味著彼此的連結,體認自己和每一個受害者的關係與合一嗎?…如果要致敬和祝福,對象應該只有這種純然存在的無價禮物吧!(p.16-17)

 

何不欣然接受史賓諾莎和愛因斯坦的解決方式:單純地低下頭,向優美的法則和大自然的奧秘致敬,投入日常生活的事物。(p.17)

 

舞台上現身的死神使他更接近真正的知道。他並不是變得更有智慧,只是因為怡除了其他令人分心的事物:雄心壯志、性愛激情、金銀財寶、地位名聲,而得到更純淨的視野。這種超然豈不就是佛陀的真理嗎?也許是吧,但是他更喜歡希臘哲學的中庸之道。如果不曾脫去束縛、投身歡笑,豈不是錯過太多生命的演出!何必在打烊之前,就急著奔向出口?(p.17)

 

查拉圖斯特拉常一再提出的詢問:我們是否願意在永恆中,一再重複原有的生活。(p.19)

 

仍然堅定地熱愛和提昇別人,幫助他人達到完美、超越自己,並分享自己的成熟豐盛─這就是重點!(p.19)

 

為什麼我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p.23)

 

做不做這些事還有什麼差別嗎?對抗外在侵掠者的整個戰場,現在卻似乎只是個笑話!(p.26&50)

 

生命是一件不幸的事。我決定以自己的生命來思索生命。(p.30)

 

「為什麼是現在」永遠是個好問題,我總是會運用這個問題,讓會談聚焦。(p.33)

 

但今天似乎沒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他懷疑本來就沒有一件事是重要的,而是他主觀武斷地為各種活動賦予重要性,然後巧妙地掩蓋痕跡。(p.44)

 

這時該了解他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生命當真事直線進行,不會倒流的。(p.46)

 

我覺得正在對自己年輕時的幽靈說話。(p.48)

 

如果從微小的細節觀看生命,就會發現它多麼荒謬。就好像用顯微鏡觀察一滴水,發現其中擠滿了單細胞生物,我們會嘲笑這些生物如此急切的奔忙、彼此爭鬥。可是,人類在短暫的一生中,也是有這種可怕的活動形成可笑的結果。(p.54)

 

治療中真正重要的不是觀念、不是洞見、不是工具。如果你在治療結束後聽取病人對過程的報告,他們記得什麼呢?覺對不是觀念,而是關係。(p.)

 

團體的目的:幫助每一個成員盡可能了解自己如何在團體中與別人建立關係,對象包括治療師。我專注在此時此地…針對此時,不需要深入探討各個成員的過去歷史,而是聚焦再團體當前的時刻;還有針對此地,忘記成員在其他關係的錯誤。(p.82)

 

最偉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生命當下最重要的對象,因為這是唯一的真實,所有其他事物都只是思想遊戲。但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最偉大的愚蠢,因為當下只存在於片刻之間,旋即如夢消失,再也不值得付出一絲努力。(p.88)

 

你不會喜歡我的答案,但我現在願意回答你,我無法告訴你該怎麼辦,那是你的責任、你的決定,不是我的…我能做的是幫助你助益自己如何讓自己陷入生活困境。(p.99)

 

尼采曾談到人和牛有一項重要的差異,就是牛知道如何沒有憂懼地活下去,活在快樂的現在,沒有過去的負擔,也不知道未來的可怕。所謂憂懼就是害怕。不幸的人類卻籠罩在過去和未來的陰影下,只能短暫地在現在漫步。(p.100)

 

你知道我們為什麼如此懷念童年的黃金歲月嗎?尼采告訴我們,因為童年是無憂無慮的時光,完全沒有煩惱,沒有沉重、痛苦的回憶,沒有過往的破瓦殘礫。(p.100)

 

齊克果描寫某些人陷在「雙重絕望」,他們雖然身陷絕望之中,卻又欺騙自己,不願知道自己已經陷入絕望。(p.101)

 

你是否因為全神貫注於太大的願望而拖延或扭曲自身的探索呢?(p.101)

 

在人生終點回顧時,大部分人將會發現自己一生匆匆而過,驚訝地看見漠然無趣、不知不覺經歷的事竟然就是他的人生,於是,原本被希望愚弄的人躍入死亡的懷抱。(p.107)

 

團體需要時間來發展穩定性和信任感,新的團體常常容不下動機不強或能力不足而無法投入團體任務的成員(所謂任務就是和其他成員互動,並分析這種互動),然後經歷數週不愉快的衝突,比如耍手段已奪取勢力、焦點和影響力,但產生信任感後,最終會逐漸滋生療癒的氛圍。(p.111-112)

 

執著的對象是完滿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因為預期中的痛苦而避免執著,顯然只是令人辦死不活的對策。(p.118)

 

史賓諾莎喜歡…「從永恆的觀點來看」,他認為如果從永恆的觀點來看,原本令人困擾的日常事件就不那麼重要了。(p.119)

 

我欠缺的是珍惜每一刻,而這也是你的疏離方法所造成的問題。(p.119)

 

這句話仍然不是一項觀察,而是你對他的感受的猜測。(p.120)

 

人雖有具體的生活,卻總是活在抽象的第二種生活之中,這一點實在值得注意。(p.131)

 

(象頭神)大大的象頭表示要思索重要的事,大耳朵代表多聽,小眼睛提醒我們要專注輯中,小嘴巴代表少說話…只有一根象牙,意思是去蕪存菁…手上的斧頭是切斷所有執著…另一手握著繩索,把人拉近最崇高的目標…象頭神的交通工具在牠的腳下,是老鼠,代表慾望,你必須控制牠,才能騎在牠上面,否則牠就會造成大混亂。(p.134-135)

 

人不會被打擾,只有自己才會打擾到自己的平靜。(p.137)

 

想像有人和我一起孤獨,比較不會不安。(p.139)

 

平靜之路就在於觀察當下,並讓它隨著覺察之流毫無阻礙的漂流。(p.139)

 

巨大的痛苦使人較能承受原本難以承受的痛苦,相反的,如果沒有巨大的痛苦,即使最小的煩惱也會成為痛苦的根源。(p.148)

 

那個在學校的胖女孩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現在是什麼事把她喚回來呢?(p.149)

 

尼采曾說我們在半夜沮喪地醒來時,過去被我們擊敗的敵人又會回來纏住我們。(p.150)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話,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p.151)

 

如果團體有什麼重要的事被忽略,就也不可能討論其他重要的事。(p.155)

 

疾病造成的孤立是最可怕的部分…而且這是雙重的孤立:首先罹患重病的人會孤立自己,因為它不想把別人拉近自己的絕望…其次,別人會避開他,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和他說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想和死亡沾上關係。(p.156)

 

團體治療的基本觀念就是強調團體壓力的強大力量,成員很難公開反對團體的輿論,你們要有超人的決心才會在今天說:「抱歉,朱利斯,我受不了,我寧可找一個有能力照顧我的健康治療師」。(p.157)

 

能不能列出今天的議題,檯面上有那些事需要談一談,今天有什麼公開的議題?(p.157)

 

佛洛伊德曾強烈要求治療師必須以人性化的方式對待美麗的女性,不要因為對方的美麗就壓抑自己或處罰對方。(p.160)

 

我希望用最後十五分鐘核對每一個人的感受。我們今天做得如何?(p.161)

 

強迫性思想可以分散注意力,保護你免於想其他的事情。這種思想隱藏了什麼事呢?如果沒有強迫性思想,你會想什麼事呢?(p.169)

 

花朵回答:你這個白痴!你以為我開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嗎?我開花是為了自己,因為我喜歡,並不是為了別人。我的喜悅就在於自己盛開的生命。(p.179)

 

試試這個方法,環顧現場每一個人,同時回答這個問題:在這個團體裡,有誰比你重要?為什麼?(p.183)

 

我們來看看過去幾分鐘發生了什麼事。誰有什麼感受或是意見?(p.185)

 

治療工作包括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互動,常常帶有情緒;第二個階段是了解剛才的互動。這是治療必須進行的方式─交替進行情緒的誘發和了解。(p.185)

 

永遠不要讓成員在彼此討論時用第三人稱。(p.188)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對批評也有相同的反射作用。但是請榮我告訴你,我學到了什麼。秘訣在於把回饋當成禮物,但是你必須先判斷回饋是否正確,我用的方法是何對別人的回饋是否撞擊到我的親身經歷,是否有任何部分聽起來是正確的?即使只有一點點、百分之五也好。我試著回想以前是否有人給我相同的回饋,我會思考可不可以找人核對。我想知道對方是不是指出了我的盲點,看見我沒有看見的部分。(p.190-191)

 

就是因為現在發生的情形,當別人指出我們不自覺做出的動作時,我們常常變得非常防衛。所以我知道你覺得多麼不舒服,但即使如此,你願不願意留在這種感覺裡,看看他們的回饋是否有一些價值?(p.191)

 

這是一次豐富的聚會,我不喜歡結束這種聚會,可是今天的時間已經到了。(p.198)

 

泰倫斯再二千多年前寫的名言:「我是個人,所有人性都不會令我覺得陌生。」弗洛姆強調好的治療師必須願意進入自身的黑暗面,對病人的所有幻想和衝動都能感同身受。(p.209)

 

除非每一個人都受到邀請,否則團體之外的聚會很容易造成分裂。(p.215)

 

好幾個人對你的話有所反應,你對他們的反應做何感受呢?…試著繼續這個實驗,假如你對他們的話有所感受。(p.224&225)

 

選擇的排他性,每一個「是」的同時就有一個「否」。(p.229)

 

海德格談到面對有限的可能性,他其實將之連結到人對死亡的恐懼。他認為死亡就是不可能再有任何可能性。(p.230)

 

我相信大家願意全然坦露自己的事時,團體治療會更有效,但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速度進行,不要因為任何練習而承受壓力,勉強開放自己。(p.248)

 

成員絕對不能因為自我坦露而受到懲罰。正好相反,冒險的人一定要受到支持和強化。(p.253)

 

「你一次又一次來參加團體,卻絕口不談這件事,我試圖想像你必然會有的感受。」…朱利斯總是教導學生了解縱向與橫向自我坦露的不同,我們可以預期團體會期切地想要縱向坦露,也就是關於過去的細節,包括詢問酗酒的情形和期間;但橫向坦露卻更有成效,也就是針對坦露的過程進一步坦露自己。(p.256)

 

性欲升高是面臨死亡者常見的反應,此後我見到許多哀慟的人充滿性能量,許多心臟病嚴重發作的人躺在衝往急診室的救護車中撫摸女性隨員的身體。(p.279)

 

越多成員投入互動,團體就越有效果。(p.284)

 

任何治療師的自我坦露都有兩層意含:第一層是為了自己有所收穫,第二層是當團體的榜樣。(p.286)

 

我一直相信如果無法討論某件大事,就也沒有辦法處理任何其他重要的事。我的工作就是移除障礙,所以最不希望的就是自己成為障礙。(p.287)

 

我常常從兩種不同的觀點來看一句話或一種行為:分別從內容和過程來看。所為過程是指參與者之間的關係有什麼性質。(p.292)

 

生命可以比擬成一幅織錦,每個人的前半生好像正面,但後半生卻是反面。反面沒有那麼美麗,但更有意義,因為可以讓我們看見千絲萬縷是如何連結在一起的。(p.293)

 

榮格談到只有受過傷的療癒者才真的能治癒別人時,可能還有另一層意思,也許還指出治療師坦露自己的傷口,足以使病人學會治療技巧。(p.295)

 

這個寓言事警告我們不要執著,鼓勵我們留心生命的奇蹟,也就是本然存在的事物,不要擔心事物是如何形成的,而是對事物的本然樣貌感到好奇。(p.308)

 

了解到自己層體驗到意義,意義總是出現在跳出自我,幫助別人活出自己、實現自我的時候。(p.312)

 

你如果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可能成為治療師呢?(p.314)

 

我等同於我的容貌,而現在變少了,我覺得自己變少了。…叔本華認為相對的快樂有三個來源:一個人是什麼、一個人擁有什麼、以及一個人在他人的目光中代表什麼。他鼓勵我們專注於第一個來源,不要依靠第二和第三個來源:所有物和名聲,因為我們無法控制後面二者,它們終將離我們而去…其實「擁有」具有一種相反的要素,他說:「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常常反過來擁有我們。」(p.319)

 

結局逐漸逼近時,我們總是會放慢速度。(p.330)

 

遵循查拉圖斯特拉的道路,向別人分享自己的豐富,在幫助別人中超越自己,並願意在永恆中不斷重複這種生活方式。(p.331)

 

康德的洞見使哲學產生突破性的變革,他發現我們不可能以純粹客觀的角度來體驗實相,因為我們的所有知覺、感官資料都經過內建的神經系統過濾和處理,這些武斷的系統使所有資料概念化成空間、時間和…康德發現我們並不是如實體驗真正的外在世界,而適用非常個人化的觀點來經驗外在世界。空間、時間、數量、因果之類的性質存在我們裡面,而不是在外在,是我們把這些性質強加在實相上。那麼,什麼是純粹、本然的實相呢?還沒有被神經系統處理過的外在世界的原貌是什麼呢?康德說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但叔本華認為康德忽略自己身上一個基本而直接的資料來源,就是我們的身體和感受。他堅信我們可以從內在了解自己,不需要依賴知覺就擁有直接、立即的知識。所以他是第一個從內在檢視衝動和感受的哲學家。(p.336)

 

我們之間唯一的約定就是盡可能討論自己和團體每一個人之間的關係。團體外的關係所造成的危險就是會危及治療。因為關係密切的人常常把這份關係看得比治療更重要。(p.353)

 

所有的治療團體都會試圖持續下去,大家會定期團聚,但很少能真的持續下去。團體不是生活,只是生活的彩排。(p.355)

 

治療師就像父母,好父母能使小孩得到足夠的自主性而離家,得到成人的功用;同樣的,好的治療師把目標放在讓病人能不需要接受治療。(p.365)

 

不可原諒是把責任放在自身之外,而不肯原諒是自己承擔拒絕原諒的責任。(p.367)

 

當停止責備、浮現責任時,治療於焉開始。(p.368)

 

你的意圖是一回事,但你的話卻造成另一回事。…你需要讓意圖和行為一致,所謂表裡一致。(p.3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ngd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